島田莊司推理小說獎入圍者創作分享會 (上)


 IMG_9921.jpg

九月十九日下午,皇冠舉辦了島田莊司推理小說獎入圍者的創作分享會。原本應該是三位入圍者一同參與,但是當兵中的林斯諺突然被召回軍營,只剩下寵物先生、不藍燈和皇冠總編輯盧春旭三人對談。以下是不小心接近逐字稿的東西

 

盧春旭:是怎麼開始接觸推理小說的?影響最深遠的作品是?

 

不藍燈: 很多人跟我一樣,最早接觸推理小說這一類的東西,都是從福爾摩斯和亞森羅蘋。不過那時候只是當成喜歡看的書的其中一種。讓我對推理小說有特別的fu是國中考高中時,假讀書之名在圖書館打混,看了一本日本的推理小說,書名和作者都不記得,只記得情節很陰暗,兇手就是記述者(大家開始討論起到底是哪一本、還從不藍燈的年紀去推測)。之後又繼續圖書館找類似的小說,但是找不到能夠引起相同共鳴的作品,所以就算了。

 大學時又因為克麗斯蒂的《羅傑‧亞克洛伊謀殺案》,開始有計畫性的、看到就買,只要是推理的就會買回家,正式開始變成比較純粹推理迷。

  

除了日本的,歐美也看得蠻多的。真的要我說一個最喜歡的作者那就是卜洛克。我在寫快遞幸福不是我的工作時,一直重翻卜洛克的小說,所以有人說我的文字像卜洛克,讓我感到非常榮幸。有些人(島田莊司)說我的文字像赤川次郎,

我自己覺得很訝異(大家推測可能是透過翻譯所以有所偏差)。我很好奇,如果讓卜洛克知道有個人喜歡他的小說,希望寫出來的韻味像他,結果卻被人說成像是赤川次郎,不知道他有什麼感想。因為這樣我也幾乎要把十幾年沒看的書拿出來看。 

會喜歡卜洛克,不是因為詭計,而是因為tone調比較合胃口,不過像譚納系列就不是我的type。 

要說作品的話,像是島田的《奇想、天慟》和《異邦騎士》我都很喜歡,這兩本都有給我感動的感覺。《占星術殺人魔法》的詭計非常驚人,但是已經被暴雷了,所以衝擊就沒有那麼大。 

另外,我不喜歡幻想性太重的作品。也蠻喜歡東野圭吾和宮部美幸的作品。

 

寵物先生:關於「最早接觸的作品」這個問題,每次社團迎新都會提到一次。這麼多年下來大致上可以分為兩種:第一種是從福爾摩斯和亞森羅蘋開始接觸的,另一種是從金田一、柯南開始。

 (中間突然討論到東方版的福爾摩斯和亞森羅蘋的改寫,不過這段我聽過所以就跳過XD”)

 很多人都會看福爾摩斯和亞森羅蘋,但大家都只把他當一般小說,而不會意識到推理是很有趣的東西。因為亞森羅蘋很多是冒險小說,而福爾摩斯有些謎團不是那麼益智性的。

 小時後會接觸到報紙上的解謎專欄,有一次看到一個謎題:在高速列車上,一個人被砍了十三刀…(東方快車謀殺案)。那些謎題其實都是拿有名的小說的謎題來寫,但就是因為有這些東西,我才會覺得解謎是很有趣的事情。另外是國語日報的小探長系列(中間對主角父親的身分討論了一陣子,結論是這是昆恩的國小版!)

 國中和高中的閱讀歷程就比較像一般推理迷。金田一雖然涉及許多名作的詭計或人物設定,但是對推理的推廣有很大的幫助。像是《占星術殺人魔法》,就是因為金田一才有興趣去看。那時候麥田出的昆恩我也有在看,之後就慢慢接觸到一些名家的作品,像是東方的世界名著精選集,那時候意識到推理小說是很豐富的、會一頭鑽進去。

 上了大學前,我讀了高木彬光的《紋身殺人事件》,還有《殺人十角館》。特別是《殺人十角館》,讓我對推理社團有不正常的期待,想說每個人都會以作家的名字當綽號,討論推理小說還有創作,上了大學後才發現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。

 關於喜歡的作品…我喜歡的作家會隨著閱讀的歷程有所改變。現在最喜歡的是獨步文化出版的北村薰。雖然他是以日常之謎聞名,但是我覺得那不是重點,重要的是背後的人性。人性的善與惡,如果這些能和有解謎風味的東西結合在一起,我覺得會是非常棒的事情。所以我在《虛擬街頭漂流記》中也嘗試這麼做。

 另外推薦《活屍之死》。利用架空的世界觀,結合推理小說的形式、特別是解謎的形式,會是什麼樣的推理小說?我覺得這很有魅力。

 

(中間有段關於少年偵探團的討論,例如東方版的非常不風行,冷門到要去東方的門市部才看的到XD”)

 

青蛙巫婆:什麼時候看了愛倫坡?

 不藍燈:其實我沒看過愛倫坡,江戶川亂步的也沒有。雖然那些書名或情節有在其他地方看過,但是沒有直接接觸過那些作品。少年偵探團有在書店但是沒有帶回去。

 
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。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